就业网
 首页  就业通知  就业直播课  毕业生信息  就业征兵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通知 > 正文
 

“职”面陷阱,大学生就业防诈攻略
2025-04-23 08:47     (点击: )


大学毕业季,求职热潮涌动,然而诈骗分子也趁机布下陷阱,让不少怀揣职业梦想的大学生深受其害。识别并防范就业诈骗,是走向职场前的关键一课。


常见就业诈骗手段


图片

 

F骗报名费和体检费

求职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一些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招聘的岗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适合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根本不会兑现,随后以各种借口敷衍应聘者。

温馨提示:有任何企业要向求职者收取这几笔费用,一定要提高警惕。事业单位的考试,一定要到公招政府网站上进行报名。


F骗取各种押金、保证金

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能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打工结束后归还。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温馨提示: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并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F利用网络刷单被骗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刷信誉兼职的帖子,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如果按帖子上的联系方式与对方联系,对方往往会发来一份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其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当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还能有佣金提成。事实上,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根本不会到账。

温馨提示:求职者要学会分辨网站的安全性,分辨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的真实性。在网上求职,一定要去正规大型网站,这类网站的信服度更高,其中选择招聘企业官网核实是最好的。

 

F骗取中介费

许多非法中介看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给你找一家招聘公司,然后该公司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最后连人都找不到。

温馨提示:大学生求职,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眼位置。

 

F骗取高额培训费

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学生参加公司的上岗培训,并要缴纳培训费,有的进行一些培训,发培训资料、光盘等,但这些资料与考试内容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钱后做个样子。

温馨提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正规企业有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者带薪的,劳动合同法也对于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

 

F骗入传销组织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温馨提示: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情绪激昂。大学生一定要警惕和远离传销组织。如果识别出为传销组织,大学生应立即采取适当方式终止打工,及时报警。

 

F骗取个人信息

现在有很多贩卖个人信息的中介公司,为了获得更多更精准的信息,往往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然后收取简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温馨提示:求职者在看到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之前,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不用写得过于具体,比如通讯地址等,应该把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F骗取扣留证件

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需要单位审核等理由扣留求职者的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证件。

温馨提示: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可以扣留!去面试的时候,特别是初次面试,最好只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不会要求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F实习诈骗:

不法分子们常伪装成正规公司,提供高薪实习机会,安排学生上岗后,布置繁重任务,甚至涉及违法违规工作内容,如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在实习试用期间,不仅不支付任何薪资,甚至要求交培训费。等实习结束,便以表现不佳为由拒发工资,损害求职者利益。

温馨提示:按照规定,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应对其支付薪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F高薪诱骗陷阱

现在很多骗子把违法犯罪活动包装成高薪工作,成功引诱求职者上钩后,可能会被卖到缅北、泰国等地从事电信诈骗,还会经历地狱般的待遇。

温馨提示:看到这种高薪诱惑一定要查一下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如果高出很多就有可能是骗子。

 

就业诈骗知识科普


图片

 


F核实招聘信息:

看到招聘启事,先通过企业官方网站、正规招聘软件核实信息真实性,查看发布账号是否认证,联系电话是否为企业官方号码。对主动联系、上门推销岗位的,更要提高警惕,正规企业多通过固定渠道、规范流程招聘。

 

F拒绝不合理收费:

求职全程,只要涉及交钱,不管金额大小、理由多正当,都要果断拒绝。合法企业招聘不会向求职者索要费用,培训费用也是企业自主承担或后期依规从工资扣除。

 

F谨慎签合同:

面对就业合同,仔细研读条款,遇到模糊不清、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内容,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非必要不提供,确需提供请务必确认对方合法性。

 

遇骗破局方法


图片

 

F保护个人安全

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个人安全,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如果被要求前往偏僻地点或是宾馆房间等,请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女生不要独自前往,可请同学、朋友陪同,并在出发前向家人交代清楚自己前往的应聘地点及单位名称。

 

F及时止损:

如果应聘单位要求交纳介绍费、培训费、保证金、体检费、服装费等费用时,更要提高警惕,三思而后行。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就业诈骗,要马上停止与诈骗者的经济往来。如果正在转账,立刻中断操作。签约前要深入了解应聘单位。如果已经签署了可能存在问题的协议或合同,应避免进一步履行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如支付额外的保证金培训费用等,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F留存证据:

收集并保留所有相关的文件,如招聘简章、录用通知书、合同、缴费收据等。这些纸质材料能够帮助证明诈骗事实,特别是一些带有公司盖章或个人签名的文件,其价值尤为重要。

 

F报警求助:

尽快拨打当地的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描述整个诈骗过程。包括诈骗的方式、涉及的金额、诈骗分子的特征(如口音、外貌、电话号码等)以及所有已知的线索。

 

F通知辅导员或学校就业服务机构: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应及时将遭遇的就业诈骗情况告知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相关老师。学校可以通过校内通告等方式,提醒其他同学注意防范类似的诈骗行为。

 

总之,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唯有强化防范意识、提升辨别能力,借助学校、法律等多方力量,才能在求职路上识破骗局,安全迈向职场新征程。

关闭窗口

学生处-就业管理科 

办公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汇心湖校区 图书馆楼610室